首页 > 百卓工业品商城新闻资讯 >正文

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双双大幅回落 拐点或已来临?

来源:本站 2017年05月08日

摘要:

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.9%,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。经济学家多预计,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和楼市调控的持续升级,中国经济未来会缓慢回落。

 

       今年第一季度的各行业的繁荣景象想必大家有目共睹,当时就有经济人士表示,经济复苏将持续到上半年结束。然而从刚刚公布的官方和财新的数据来看,之前对经济形势的预估似乎过于乐观;经济下行的拐点似乎比想象来的要快。

  5月2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,录得50.3,低于3月0.9个百分点,增速放缓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。

  这一走势与官方制造业PMI一致。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4月制造业PMI为51.2,低于3月0.6个百分点。

  分企业规模看,大型企业PMI为52.0%,低于上月1.3个百分点,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;中型企业PMI为50.2%,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;小型企业PMI为50.0%,连续两个月上升,高于上月1.4个百分点,升至临界点,为近两年来的高点,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。

  从分类指数看,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,生产指数、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,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。生产指数为53.8%,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仍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,但增幅收窄。新订单指数为52.3%,低于上月1.0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上,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延续扩张走势,增速有所放缓。从业人员指数为49.2%,比上月下降0.8个百分点,降至临界点以下,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有所减少。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.3%,与上月持平,继续低于临界点,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下降。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.5%,比上月上升0.2个百分点,高于临界点,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。

  导致制造业PMI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产出与新订单的增速放缓。产出指数已连续两月增速放缓,4月整体增速轻微。新订单总量也出现相似趋势,增速放缓至去年9月以来最低。

  新订单总量增速放缓,与新出口业务增速回落至今年最低点有关。虽然部分厂商因新产品发布而从海内外市场接获更多新订单,而另外一些厂商则反映客户需求相对疲弱,导致订单增速放缓。

  4月,制造业用工继续收缩,而且收缩率为1月以来最显著。调查显示,用工数量下降,原因包括厂商削减成本以及员工自愿离职后没有填补空缺。

  成本压力继续放缓,投入价格涨幅回落至7个月以来最低。因此,制造商的加价幅度也放缓至去年8月以来最低,仅算小幅。

  拐点或已来临 4月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均大幅回落

  继上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创六个月低点后,周二发布的4月财新制造业PMI增速亦放缓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。两个指数走势一致,表明制造业压力逐渐显现,经济增长的拐点或已经出现。

  财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4月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.3,较上月低0.9个百分点。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4月制造业PMI为51.2,低于3月0.6个百分点。统计局和财新的调查样本并不一致,统计局样本中可能更多包含了大型国有企业,而财新PMI的的调查样本分布较为均匀。

  财新PMI的分项中,产出指数、新订单指数均下跌至去年9月以来最低,雇佣指数下跌至今年1月以来最低;产成品库存指数依旧位于收缩区间,厂商补库存意愿较低;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仍在扩张区间,但均连续4个月下降。

  “各项指标走弱,4月制造业压力逐渐显现,随着工业品价格的回落和主动补库存的结束,近期中国经济可能呈现趋势下行的格局。”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对此评论道。制造业企业倾向于“以销定产”,4月较弱的产出和订单状况将会显著影响企业后续投资。

  制造业PMI是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之一,通常以50为荣枯分水线。当PMI高于50时,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,低于50时,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。

  财新在新闻稿中表示,除产出与新业务增速皆进一步放缓外,业界对未来12个月的前景乐观度降至今年以来最低。

  钟正生说:“4月经济数据给二季度开了个坏头,这是否就是经济开始掉头向下的拐点,尚不可知,但我们确实看到了下行的压力。如果当前的政策继续维持不变,下行的拐点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。”

 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.9%,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。经济学家多预计,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和楼市调控的持续升级,中国经济未来会缓慢回落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高层大力推动的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,都会对复苏基础尚弱的制造业造成打压,虽然这些政策长期利好于金融和经济,但也会带来短期阵痛。

您可能还关注

声明:

  1. 任何注明“来源:百卓采购网”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其版权均属百卓采购网 所有,任何个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、发布、传播。已授权的个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百卓采购网”,否则,百卓采购网 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  2. 任何非注明“来源:百卓采购网”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、网站等的资料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。百卓采购网转载该资料,并不代表百卓采购网同意其观点,百卓采购网 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该资料仅供读者参考,请自行甄别,判断真伪。
  3. 因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,百卓采购网使用部分文章、图片等资料的报酬未能及时支付,在此深表歉意,相关权利人可联系我们。